行业新闻

2017年去产能将扩围至煤炭钢铁以外领域

2017-01-11 来源: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发布上表示,今年去产能除了钢铁煤炭之外还会扩围,有一些产能利用率很低的、过剩产能比较严重的领域也会纳入去产能的范畴。

徐绍史指出,去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效:

第一,三去一降一补,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初见成效。去年去产能的年度任务已经提前超额完成,钢铁去产能目标是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目标是2.5亿吨,这些产能涉及到需要重新安置职工,煤炭2.5亿吨的产能涉及到62万职工,钢铁4500万吨的产能涉及到18万的职工,到去年年底安排的职工已经接近70万。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前年1-11月亏损529亿,去年1-11月盈利331亿,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增长了1.1倍。商品房待售面积,从去年1月份以来已经连续10个月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也在有序推进,实体经济的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的补短板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二,政府、市场、企业做了大量实践探索,这些经验弥足珍贵。从政府来讲,不仅仅在于提前超额完成了去产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具有探索破解深层次矛盾路径的意义,政府从制度供给入手来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了一些市场机制,比如说中长期合同制度、储备产能制度、增减挂钩减量置换指标交易制度、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政府行业企业联手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制度等做了探索,意义非常重大。从市场来说,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供需动态平衡,价格振荡波动,交易方式多元,市场的适应消化能力在增强。从企业来说,企业的效益改善和转型升级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有一批企业兼并重组,最大的就是宝钢武钢的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煤大省山西,拖欠职工工资也大幅度下降,资产估值也大幅度上升。

第三,认识和工作在不断深化。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对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深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也在进一步深化。从工作上来说,钢铁、煤炭去产能有序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去产能也在自觉推进,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新动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都在逐步跟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效。

第四,各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认同,现在不少国家都意识到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局限,对结构性改革更加关注和重视,一些知名的国际机构、媒体,都认为随着关停落后产能、企业的兼并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工作的推进,中国经济新动能已经开始聚集,今后一段时间会迎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徐绍史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只是一个开局之年,今年任务更加艰巨。

徐绍史指出,对去年的工作来看,一是总体设计已经完成,国务院已经发了6号文、7号文,钢铁去产能、煤炭去产能,随后也发了降成本、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文件,所以总体设计已经基本形成。二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机制基本上建立,分别建立了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三个部际联席会议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协调小组等,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这个机制就比较完善,也已经有效运转起来了。三是思想认识都比较统一,前不久专门通报了江苏新沂地条钢和河北安丰公司违法违规建设的两个案例。而且这两个案例都处分到省级干部,震慑作用非常强。最近发改委根据国务院部署,正在全面进行钢铁、煤炭落后产能的清理工作,工作组都出去了,15号整个情况就会回来,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制定明年去产能工作方案。

今年来看,去产能,应该更好地利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手段,要有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更加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还要严厉地控制新增产能,严厉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去产能除了钢铁煤炭之外还会扩围,有一些产能利用率很低的、过剩产能比较严重的领域也会纳入去产能的范畴。

去库存,现在的矛盾是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城施策。最近房价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制定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和财政金融政策。当然,去库存还要考虑到有一亿人要进城。要把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和城镇化过程中消除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结合起来。

去杠杆,要利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进一步有力、有序地推进,这是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一定要遏制住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上升,绝对不能比现有水平再提高。第三个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防止少量企业的恶意逃废债。

降成本,一个是简政放权,进一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二是减税降费,今年会有更大的力度,尤其是要清理红顶中介的不合理收费,有些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这里面收费问题也需要清理。补短板依然是很重要工作,以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65个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为主体,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好地撬动社会投资,特别是推进PPP,来补齐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短板,更好地服务民众,保障民众的基本需要。